一个月后,陈剑锋正在作战室看训练大纲。
他佩戴的军衔已经换成了大校,右手边是高高的一摞二三十本训练大纲,左边也有一摞,只有三四本。
常胜冲进来,满脸的喜悦兴奋,还夹杂着一丝羞愧,他给陈剑锋正正规规敬了一个礼:“报告旅长,猛虎旅副参谋长常胜向你报到!”
陈剑锋还礼,笑道:“行了行了,还跟我来这一套。来,赶紧坐。你的那个命令我看了,恭喜啊。”
常胜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保持下级见上级的恭敬姿势,笔直的坐着,表情真挚地说:“我刚从军里回来,政治工作部的李主任找我谈话了,军长也把我叫去说了几句。旅长,谢谢你为我争取到回猛虎旅的机会。谢谢啊。”
陈剑锋拧开水杯,指他:“谢我?你要谢应该谢你自己,如果没有你对新装备新编制的高度认知,我说什么也没用。”
常胜表情突然变得有点扭捏:“剑锋,有件事,我觉得挺对不起你的,一直憋在我心里边,今天我给你坦白了吧。”
陈剑锋诧异地看着常胜,放下水杯:“什么事,说来我听听。”
常胜鼓足勇气说:“说实话,自打你一进猛虎团,我气就不顺,总觉得我比你强,团长的位置应该是我的。所以工作上总是别着劲,也配合,时不时还给你找点麻烦。尤其上次军演失败后,我觉得你是表面替我承担了责任,心里记恨我没听
指挥,这段时间我想,军队整编要是你当上了这个旅长我就彻底没戏了,特别的沮丧,真的……”
陈剑锋制止他再说下去:“老常,行了,过去的事,不咱就不提了。我还不了解你?只要你一进入工作的状态,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来,我先给你看一下,咱们旅的装备配置表。”
拿起一份文件递给常胜,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图片,常胜一看就兴奋起来:“99A坦克!04步战车!弹炮一体防空车!这个厉害啊,还有带SAR雷达的侦察车和无人机!……全部履带化,太令人振奋了,就这个装备,别说冯骏的蓝军旅,就是外军的精锐来了我们照样灭了他!”
陈剑锋故意说:“你先别兴奋,我告诉你,我刚看到这个装备表一样,特别兴奋。过去盼红了眼的新装备列装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技术也如愿以偿了,但是现在,我头都大了,一个脑袋十个大!看看,这是训练大纲,以前的,这些,现在的,有原来的十倍之多。而且就是这些大纲也还是我四处淘换来的,装备没到,教材,训练大纲什么都没有。可真等装备陆续到了,没人会用,开不动打不响,我这个旅长怎么办?还不得急死。”
常胜认真地说:“旅长,既然你不跟我计较过去的事,我将来,就用实际行动来说明一切吧。新装备要有新的组训模式,最近这段时间,我也
想了很多,要说,做到人等装备,而不是装备等人,有这么几个办法:一是各单位挑选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骨干,分别派往各个武器装备生产厂家,一边帮助工作一边学习相关知识。一直工作到咱们接收装备的时候,这些人直接参加接收装备的学习验收,这些人将会成为我们的技术骨干。二是派人去先行装备了同样武器的兄弟部队学习。三是派人去相关院校学习。”
常胜的意见得了陈剑锋的同意和支持,雷厉风行,立刻制订了一个预训练计划,报旅党委讨论批准后,在全旅实施。
陈剑锋,秦参谋长也天天扎下去,参与训练,考察训练效果。
这天,三位旅首长在部队小靶场观看99A坦克的实弹射击。三辆坦克前方一千米左右竖着三个靶标。三辆坦克后面排着几辆坦克和04步战车。
只听一声令下:“五号车射击。”
5号车开炮了,一声巨响,远方中间的靶标侧面腾起一团爆炸的烟雾。
常胜命令道:“报靶。”
用架设的高倍望远镜观察的报靶员喊道:“5号车脱靶!”
常胜生气地说:“看见没,都两天了,这么近的距离,还是固定目标,都能脱靶。”
拿起对讲机:“6号车射击!”
对讲机里传来声音:“报告,6号车供弹机故障。”
常胜更加生气:“6号车也坏了。”
陈剑锋放下望远镜叫道:“二营长!”
不远处
站着的几个营干中跑过来一个中校:“到”
陈剑锋命令道:“部队带回。”
二营长不解地问:“打靶结束了还是……?”
陈剑锋表情严峻地说:“回去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性训练。这样打下去就是浪费炮弹。”
二营长答是,跑回去指挥坦克发动返回营房。
陈剑锋转头问:“老秦,老常,这个情况你们怎么看?”
秦参谋长说:“一营昨天打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老常,你是专家,你说说看,是咱们这个新装备的质量问题还是我们没有掌握好新装备?”
常胜表情也很严峻:“两方面问题都有。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没有完全掌握新装备的使用要求和特点。比如这几天打靶自动供弹机故障频发,就不是质量问题。”
陈剑锋问:“你的意思是,自动供弹机的维护,调整检查不够?”
常胜答:“对!仅仅一个供弹机就有200多项使用前的检查调整。”
秦参谋长说:“一营有一辆车的火炮电路故障,厂家来了几次都没解决问题,这总不是我们的问题吧?”
常胜解释说:“这个事情我了解过,厂家来的都是分系统的技术人员,这个系统,他不懂那个系统,电路系统的技术总负责人又太忙,现在来不了,不过这个车的车长是个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拿过全国大奖,一直跟着技术人员学习,每天加班加点,熬夜在车上研究,
希望他能出点成绩。”
陈剑锋问:“这个车长叫什么名字?”
常胜答:“江之南,中士。”
陈剑锋用力地说:“所以说,这就是人才强军的意义。没有人才,哪来的战斗力。我想调整一下咱们的训练计划,压缩在兵器上的实操训练,组织起以士官三大技师为主,军事主官尽可能参加的骨干培训队,全力强化相关理论技术知识的培训,请厂方和学校的教授来讲课,彻底搞明白武器装备原理结构,使用要求。然后再以这些骨干为核心,进行全员培训,大幅度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争取一年内彻底摆脱现在的懵懵懂懂的状态。”
秦参谋长委屈地说:“可是集团军要求我们尽快形成战斗力,虽然没有给明确的时间限制,但三个月后战区陆军就有一次考核,到时候成绩上不去,问题就大了。”
陈剑锋认真地说:“遵循战斗力生成提高的规律,才是大问题。我身为旅长,就是要对这支部队形成体系战斗力负责。一旦形成战斗力就不应轻易丧失和倒退,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核,应付上级,对猛虎旅的长远建设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