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如何是好啊!”
知道事情变得大条的吏部尚书刘松,不敢耽误,赶紧带着这一沓辞呈往皇帝那里赶。
“。。。。。。”
但御书房内,接过一沓来自赵府的各种辞呈的皇帝朱重八,看着手上的各种辞职理由,以及想着赵征各个马甲的身份。
一时间也无言以对。
因为他也是真的没想到,一向‘老实’的赵征,居然说变就变,完全不带犹豫的。
而且还不是家主一个人,整个赵府上下都跟着一起在动作。
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朱重八感觉到其中存在一些不对劲。
难道赵府内的两派,把争执给放下了?
可又想不明白赵府费这么大的力气,将自己搞分裂,又搞合体,对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处。
或是,为了什么?
“陛下,会不会是如今赵府内激进派的老人不多了,又有一个保守派的家主在上面,话语权不够,加上他们本为一府。”
“赵府一府本就喜静,不专职权,在朝与否,都影响不到他们研究格物农学。。。。。。”
刘松见着皇帝一时间没有给出处理办法,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避免显得自己太过没用,不能好好退休。
没有头绪的朱重八一听这话,还真感觉有这么一点可能。
尤其是他想到,本来赵府内分为两派这件事,在他的各种操作下已经提到了明面上来。
叫满朝文武,都能一起盯着赵府。
让赵府内那一派具体是谁,就变得不再重要,反正赵府内存在两派。
一派老实,一派头铁。
但谁知道,这两年因为赵府表现回归正常,自己也就跟着放下了一些戒心。
让赵府外派的人,要么残着回来苟活,要么躺着出去送死的事,也摆上了明面。
界限,变得明确。
越想,皇帝朱重八都觉得自己确实有点过分了。
不过对属下有多过分,于皇帝而言并不重要。
他在意的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扼杀赵府隐患的计划,更主要根本不在于他这个皇帝。
而是好像更多在于赵府自己的自觉。
比如如今只是稍微一点偏轨,便将其中的弊端给显露了出来。
满朝文武又被赵府给牵着头走。
自己这个皇帝。。。。。。
自己好像并不能拒绝赵府给出的提案,当然,也不能明着同意。
再看眼前小心翼翼着的吏部尚书刘松,赵征在朝堂上提议时的坚决同时浮上心头。
去除千秋顽疾就在今朝?
毕竟只要是个正常皇帝,谁会真的想有人与国同休。
一起灭亡确实是个佳话,一起享福?
皇帝朱重八可不认为在自己的铁血手段下,都忍不住用各种手段吸取王朝血液的臣工,会在最后时刻共患难。
真有如此觉悟,王朝也就不会走到那一步了。
不如彻底解决这个顽疾,将皇帝的权威升至最巅峰,不能永恒,也能让王朝走得更远。
古有推恩令,今有自养令,都不如生杀在手!
那才是真正的天子啊!
只是赵府,能够助他达到这一步吗?
莫名,皇帝朱重八对赵府复燃的忌惮都弱了几分,转而变成了期待。
这把火,可不是他点起来的。
两全其美!
真是他的好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