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
面色略显苍白,但眼神透着威严。
百官立刻整齐跪地,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大殿。
朝会开始,赞礼官高声唱礼,一系列繁琐礼节随之展开。
官员们在礼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叩拜、起身等仪式。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接着,百官开始依次献上新年祝福与贺词。
一位官员手捧奏疏,恭敬上前。
说道:“陛下圣明,过去一年,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值此新年,愿陛下龙体安康,江山永固,国祚绵延。”
随后,他呈上精心准备的诗词,赞美皇帝的英明领导。
其他官员也纷纷效仿,言辞恳切,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的祈愿。
裴仁基、裴元峥和裴矩三人,因在朝中位高权重、地位尊崇。
于朝会的特定区域安然就坐,仅需坐着向皇帝致以祝贺。
裴元峥面带微笑,身姿微微前倾,向着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杨侗表达新年祝福。
其声朗朗,“愿陛下在新的一年,龙体安康,圣明烛照。”
“我大隋在陛下的英明统治下,四海升平,万邦来朝。”
说话时,他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
回顾往昔,每逢类似朝会场合,杨侗总是消极倦怠,对众多事务敷衍塞责,态度极为敷衍。
不是在朝会时心不在焉,目光游离,就是对大臣们的建言随意回应,毫无积极参与的热情。
然而今日,他却一反常态。
待裴元峥话音落下,杨侗坐直身躯,脸上浮现出难得的诚恳之色。
目光直视裴元峥,缓缓说道:“裴大帅,过去一年,你南征北战,为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日夜操劳。”
“在你的带领下,军队纪律严明,屡立战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日益昌盛,朕感激不已。”
其语气真挚,与往日判若两人,让在场众人纷纷侧目。
暗自揣测究竟是何缘故,致使皇帝有如此大的转变。
裴元峥对于杨侗的态度转变,并未过多放在心上,只是礼貌性地笑了笑。
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随后,他有条不紊地示意各郡继续上报情况。
随着裴元峥的指令下达,朝会现场一阵轻微的骚动。
紧接着,河南郡太守整了整官服,神情庄重地出列。
他声音洪亮清晰,开始汇报:“启禀陛下,在裴大帅的悉心指导与调度下,过去一年,河南郡大力兴修水利,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粮食收成比往年增长了三成有余。”
“百姓安居乐业,集市繁荣,商业税赋也大幅提升。”
“同时,郡内加强治安管理,盗贼几近绝迹,民众夜不闭户,一派太平景象。”
河南郡太守汇报完毕,其他郡的太守们依次上前,言辞中满是对裴元峥的赞誉与感激。
颍川郡太守激动地说道:“裴大帅推行的军垦政策,让我郡荒地变良田,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粮草问题,还让百姓增收致富。”
各郡的汇报,如同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
让在场众人清晰地看到,在裴元峥的带领下,朝廷在农业、商业、治安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振奋的气息,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裴元峥的功绩赞不绝口。
而这一切,都是裴元峥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