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部分大臣的附和。
然而,就在朝堂之上一片赞同之声时,却有一名臣子站出来高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那东陵余孽心怀叵测、图谋不轨,若是留存他们的性命,只怕将来会惹出诸多麻烦和祸端!
再者说,这凌不凡绝非是个糊涂无能之人,其本事和能耐也是众所周知的,依微臣所见,应当将其斩杀,以免夜长梦多、养虎为患啊!”
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支持诛杀东陵余孽,以防万一;有的则认为应当谨慎行事,再做定夺。
而大炎国君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聆听着群臣的议论,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似是正在心中仔细地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终于,当争论声稍稍平息之时,大炎国君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了始终沉默不语的国师身上。
他开口问道:“国师,对于此事,不知你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闻得此言,国师宁真先是向着国君行了一礼,然后才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
只见他轻捋胡须,缓声道:“陛下,微臣倒是觉得,这东陵余孽的生死存亡,不应仅仅由咱们大炎一国来做主决断。
不妨待到下次的诸国群会之际,将此事当众公布于众,交由各国一同商讨决议。
如此一来,既能够彰显我大炎的公平正义,又可避免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和指责……
况且微臣料想,诸国想必皆不愿看到此等隐患留存于世,即便当下暂且饶其一命,但日后我们亦可寻机以一种看似偶然的方式……”说到此处,国师宁真话锋一顿,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之色。
大炎国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
他点了点头:“国师所言甚是。那就这么定了。
五天后的诸国群会上,我们将此事提上议程,让各国共同决定东陵余孽的命运!”
群臣见陛下已经做出决定,纷纷跪拜,高呼万岁。
大炎国君的脸上再次露出得意的笑容,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在诸国群会上,大炎占据主导地位的场景。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事汇报。。。。。”宁真似乎想起什么,急忙拱手道。
大炎国君笑道:“国师大人但说无妨。”
宁真点头:“昨日圣女大人已经回京,邪炎教那边似乎催的有些紧了。。。。。。”
听闻此言,大炎国君面色不变,只是稍作迟疑:“那他们的意思是。。。。。”
宁真脸上洋溢着笑容:“邪炎教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的想法是定在明天举行相关事宜。
然而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安排在五天后的诸国群会上同时操办。
如此一来,岂不是能够做到两全其美吗?”
听到这话,大炎国君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点头称赞道:“国师所言极是!
将圣女之事与诸国群会共同操办,既能彰显我大炎国昌盛繁荣、喜事连连,又可以当着众多国家的面展现出我大炎国与邪炎教之间紧密友好的关系。”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群臣们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这一精妙之计。
这时,那位一直主张要将凌不凡处以死刑的大臣再次站出来进言道:“陛下,虽说后日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但对于凌不凡等一干人犯切不可掉以轻心,放松对他们的看管。
毕竟,此人心智谋略皆非常人所能及……”
大炎国君听后,连忙回应道:“爱卿提醒得甚是及时,那就加派人手,增强对他们的看守力度。
好了,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诸位爱卿便先行退朝吧。
想来接下来的这些日子,大家都有的忙喽,哈哈哈哈。”
群臣闻听此言,也都面带微笑地向国君行礼告辞。随着一声高呼“退朝——”,众人开始有序地退出大殿。
可谁曾想,这边刚刚宣布退朝不久,宁真便迫不及待地加快脚步,迅追上了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大炎国君。
“原来是国师啊!怎么,今夜竟有闲情雅致想要与寡人再对弈几局吗?”大炎国君面带微笑地说道。
只见宁真面露一丝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回答道:“下棋之事暂且先搁置于一旁吧,微臣确有一事想要向陛下禀报。。。。。。”
大炎国君听闻此言,不禁微微皱起眉头,略带疑惑地问道:“平日里国师行事向来稳重谨慎,怎会?
有何事连朝堂之上都不便言说的?”
宁真稍作迟疑,随后硬着头皮开口道:“此事便是有关那邪依。
她此番归来竟是与邪炎教的两位长老一同结伴而行……”
话音刚落,大炎国君原本脸上洋溢的笑容瞬间收敛了几分,他沉默片刻后,嘴角又重新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故作轻松地说道:“这倒也并非是什么稀奇之事,想必他们之间定是有着某些关联罢了。
不知国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要事相告于朕?”
见大炎国君如此反应,宁真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还有便是那李长春和凌不凡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