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趣小说>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 第449章 农业大摸底5(第2页)

第449章 农业大摸底5(第2页)

卢多逊出言带着提醒的意味。表示不能完全想要依靠科技,最重要的是大宋目前的科技实力并不足以让人迷信它。

“这话没错,不能忽视咱们自己的智慧,后世都有这样的科技,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能展起来?独独咱们后世能做到?”

赵匡胤此时也是有些清醒的说道。

“科技要大力展,咱们华夏人的勤劳智慧也不能丢。”

赵普随即也反应过来。

“说得对,任何科技都还不是靠智慧明的吗?论起智慧,咱们华夏人就是最智慧的对吧。”

曹彬有些骄傲的点着头。

因为之前天幕曾经也有说过各个人种的智商,华夏人是最高的。

“不然呢?沙漠里都能养这个对虾了。能不聪明吗?”

赵匡胤望着天幕说道。心里也是直好奇,沙漠干旱地带怎么养出的对虾。

“还是科技的力量。记得后世有专门的农业大学吗?咱们也应该区分出各个大的行业,成立专门的大学。”

卢多逊此时又想到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学校。

如今研究院越的臃肿庞大,他也正想着分出各个大的种类,以及细分出各个实验室。

结合大学的分类,干脆做出一个各门类的垂直系统。

众人对这个提议都点头认可,如此便可集中力量,也可区分出强弱,有利于政策的调整。

“拿出一个计划吧,之前一窝蜂的建设大学,现在看起来确实也有些混乱。教育部门和研究院一起制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

赵匡胤对卢多逊等人说道。

对于教育,那是大宋的百年大计,再重视也不为过。

天幕继续播放。

“甘省大多属盐碱地,养殖南美对虾的主要困难是水质受土质影响很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建立了室内水泥池加温淡化-塑料日光温棚标粗-外塘养成的分级养殖模式。”

“又在实验室分离出了适合在景泰地区盐碱水池塘中生长的有益菌类和藻类。”

“通过扩大培养,将其定期添加到养虾池塘中,起到了稳定藻相和菌相的作用。如今这些养殖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2o22年,河西走廊上也进行了南美白对虾试点养殖。”

“其中张掖的养殖环境优良,水源为祁连山雪山融水,水质清澈,富含锶和硒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使得产出的南美白对虾品质较高。”

“不止甘省,西域还有三文鱼的养殖场,不过,这些产品的产量并不高,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晋省的大闸蟹也是一个道理,提起大闸蟹,人们先会想到阳澄湖。”

“但全国养殖大闸蟹的可不止阳澄湖一家,地处黄河流域的晋省也有!”

“晋省改进了苏省地区的养殖模式,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精细养殖。”

“黄河几字弯,既有水质清澈的地下水,又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藻类。”

“而且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再加上晋南地区独有的气候——高温天气短,使大闸蟹迅成长,并且体厚肥美。”

“只是养殖规模并不算大,这也难怪晋省的兄弟们对我们保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