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立政殿,她便看到李世民正襟危坐,脸色铁青。
杨妃心中一紧,忙上前施礼,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恪儿年幼无知,您怎能让他就藩呢?他可是您的亲生儿子啊!”
李世民看到杨妃前来求情,眉头紧皱,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爱妃,此事朕心意已决。恪儿已经长大,应该学会独立。就藩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历练。”
杨妃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哽咽道:“陛下,恪儿一向敬重您,绝无忤逆之心呐。他从未想过要争夺什么,只是安心地做他的皇子。您怎么能忍心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李世民看着杨妃的泪水,心中也有几分不忍,但他知道,这是为了大局着想。
他硬起心肠,冷声道:“爱妃,莫要再提此事。朕的决定,不会改变。”
杨妃见李世民不为所动,心中绝望至极。
她将目光转向一旁的长孙皇后,眼中带着恳求:“姐姐,恪儿那么懂事,你是看在眼里的。他怎么可能会觊觎太子之位呢?而且恪儿的身份也注定他这辈子都没有机会的。你就帮妹妹求求情吧,不然他去就藩,妹妹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长孙皇后看了眼杨妃,又看了看李世民,她深知李世民的脾气,但此刻也被杨妃的哀求所打动。
她轻声开口,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坚定:“陛下,杨妹妹说得也不无道理,恪儿确实向来恭顺,从未有过任何非分之想。要不,就从轻处罚吧?”
李世民面色稍缓,他看了眼长孙皇后,又看向杨妃,他知道,这两位都是他最宠爱的人,她们的意见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他沉思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朕此举也是为了他好,留在长安,只会徒增是非,让他去封地历练历练,也许能让他更加成熟。”
杨妃闻言,心如刀绞。
她忙跪下哀求道:“陛下,只要不让恪儿就藩,臣妾愿让他闭门读书,绝不许他再与朝臣往来,求您看在臣妾的份上,就饶了恪儿这一次吧!”
杨妃的声音凄厉而绝望,仿佛是在用生命为儿子求情。
李世民看着杨妃的模样,心中也有几分动容。
然而,他知道自己不能心软,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爱妃,你起来吧,就藩之事已定,你们就不要再说了,不过朕可以给他一个回长安的机会。只要他在封地三年能做出成绩,朕就将他召回长安。”
这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他希望杨妃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和决定。
杨妃听闻此言,心有不甘地咬了咬下唇,但也知道这已是李世民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她无奈地垂下眼帘,低低地应了声:“多谢陛下,臣妾谢恩!”
她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透着一股坚定和执着。
长孙皇后看着她这般模样,不由得轻叹一声,上前将她扶起。
她温柔地拍了拍杨妃的手背,轻声安慰道:“妹妹就放心吧,恪儿的封地富饶,三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这刚好也是一个机会,让恪儿能够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去封地好好沉淀一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杨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光芒。她紧紧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声音哽咽道:“臣妾明白,多谢姐姐!”
“好了,今日既然妹妹来了,那就在立政殿用膳吧。”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随即便让贴身女官去备膳。
长孙皇后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杨妃的深深关切。
杨妃感激地点了点头,道:“好,那臣妾就厚颜了。”
用膳结束后,杨妃便告辞离去。
她回到自己的宫殿后,立刻喊来亲信太监秦公公。
“秦公公,你去吴王府一趟。”杨妃压低声音说道:“告诉恪儿,让他去了封地之后好好治理,务必做出一番成绩来。三年后陛下便会将他召回京城,到那时他若是有功,自然能够重得圣宠。”
秦公公闻言一凛,连忙点头应道:“是,娘娘放心,奴才一定将话带到。”
杨妃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还有,你让他千万不要听信那帮世家的谗言,不该有的心思不要去想,更不要去做,让他别忘了他外公是怎么被那帮世家害死的,那血淋淋的教训可还历历在目呢!”
秦公公心中一震,他深深地看了杨妃一眼,然后郑重地点了点头:“娘娘请放心,奴才一定会办好此事。”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吴王府。
吴王李恪此时正在府中心烦意乱地走来走去,他见到秦公公前来立刻迎了上去:“秦公公可是母妃派你来的?”
秦公公点了点头将杨妃交代的话一一转述给了李恪。
听完之后李恪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本王明白了!多谢母妃挂怀!”
次日一早,天边微微透出一抹鱼肚白,李恪便早早地起身准备离开长安去就藩。
马车缓缓行驶在寂静的街道上,车轮辘辘作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刚行驶到城门口,就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李承乾。
“殿下,太子殿下来送您了!”随行太监眼尖,一眼就认出了李承乾,赶忙对马车里的李恪禀报道。
李恪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掀开马车帘子,走了下来。
他抬头看向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却又带着几分疏离和客气:“太子殿下怎会在此?”
李承乾上前几步,扶住李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叹气道:“三弟,此去路途遥远,为兄特地来此相送。你一个人在封地,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李恪淡淡地瞥了李承乾一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时候不早了,臣弟就先告辞了!”
说罢,他转身登上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长安城门口,扬起一片尘土。
李承乾站在原地目送着马车的离去直到马车消失在尘土之中才收回目光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