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旗大会结束,已经临近中午十二点。
楚天麒环顾在场所有军卒,百姓,以及各家豪族代表,现大家有说有笑,全都在热络的讨论刚才大会的场面。
经过齐州城会战,大家有了并肩作战,共同抗击蛮鬼子的经历,彼此关系拉近了不少。
“乡亲们,各路江湖好汉朋友们,吉时已到,咱们准备开宴吧!”
随着齐王的大喝声,现场一片欢呼沸腾。
参与庆功宴的军卒代表便有一百多号人,外加各家豪族代表,齐郡六县各个村镇百姓代表,以及漕帮、千里镖局,外来助拳的江湖好汉代表……乌泱泱一大片,根本数不过来。
此外,还有罗家镇以及周围十里八乡,赶来凑热闹长见识的村民。
扩容改建后的罗家镇都挤不下了,很多凑热闹的村民聚在镇子外面,甚至跑到附近山脉峰顶上。
远远的看看镇子里的热闹场面,知道爱民如子的齐王殿下就在人群中,那也心满意足了,还一个个囔囔着说听到了齐王说话的声音。
宴会摆了一百多桌,这些大圆桌,青川县的工匠殿支援了三四十套,其余的尽是朱家赞助。
虽然家具厂是朱家与齐王府合资的,但齐王府是以技术以及专利入股,生产、管理、销售都是朱家一手操办。
朱子安瞄准这次庆功大会,打定注意再好好推广一下大圆桌,扩展销路提升口碑。
齐王府临时行宫的花园里,只能摆个十几二十桌,其余的桌子尽数摆放在外面的广场上,甚至摆放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
各色菜肴美味又丰盛,红烧肉,梅干菜扣肉,酱肘子,麻辣兔头,红烧兔肉,水煮麻辣鱼,麻雀汤。
此外还有众多各种凉拌菜,以及各种特色小吃,凉拌猪耳朵,煎炸猪肝片,蜂蜜蛋糕,小笼包,大白馒头,花卷,蒸饺,葱花饼。
受邀参加的宾客坐桌吃正餐,而各种琳琅满目的凉拌菜与特色小吃,则安排给了罗家镇围观的孩子们品尝解馋。
现场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实在太多了,王府长史方大同出来安抚局面,大声宣告。
“父老乡亲们,今天是罗门山大捷,齐州城会战大获全胜的庆功宴会,本应让更多做出贡献的军民前来赴宴坐席,奈何场地有限,王府膳房的人手也有限,只能邀请一部分人作为代表前来赴宴。”
“没能受邀参加的人不要失落,殿下惦念大家的贡献,齐王府记着大家的功劳,各村寨屯子一笔一笔,详细登记了每个人的辛苦与付出。”
方大同摆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殿下话了,今天的庆功宴不说普天同庆,那也是齐郡两百六十万(二百五太难听了)百姓同喜的日子,凡是参与助战做出过贡献的人,都能得到一大份红烧肉,外加一顿饱饭。”
“齐郡六县各村寨屯子的农耕社,山民社,渔民社,会根据助战贡献向每一个参与了助战的家庭,放一大份红烧肉与五斤大米。”
方大同的话,立马引现场百姓好一阵欢呼,大声称赞齐王英明。
有罗家镇的村民大声询问道:“长史大人,咱们南城郊修整田亩的时候就把山猪打得差不多了,这上哪里找这么多山猪制作红烧肉呀?”
被此人一打岔,方大同的话都被打断了,立即引周围一大片百姓起哄大笑。
方大同皱找眉头说道:“这个问题,乡亲们无需担忧,殿下堂堂齐王必然令出如山,说到做到。”
“咱们齐郡六县猎不到那么多山猪,可以派队伍去隔壁的青原郡、金阳郡继续搜山打猎,再不济齐王府还可以拿钱向商家采购,总之参与了助战的家庭少不了一大份红烧肉外加五斤糙米。”
这顿丰盛的庆功宴,所有受邀的宾客都吃得满嘴流油,恨不得舌头都吞下去,连声称赞王府膳房的厨艺无人能比。
围观的百姓,嗅着飘荡过来的浓郁香气,馋的肚子咕咕叫,全都挪不动脚步,脖子探的一个比一个长。
最幸运,最幸福的当属罗家镇的孩童,还有附近十里八乡跑来凑热闹的孩童,一个不落全都到了一样好吃的零嘴,或许是一小块蜂蜜糕点,或许是一支麻辣鸟爪,一个小笼包,一个蒸饺。
这些小孩子拿着香气诱人的美味零嘴,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又蹦又跳,还哼唱着歌谣,根本不舍得尽快吃掉,一小口一小口的舔着,美滋滋的摇头晃脑好不开心。
一直以来,齐郡六县都流传着王府膳房的美味菜肴天下一绝,奈何真正品尝过的人,仅限于部分幸运的军卒。
太白居的美味菜肴,让品尝过的人赞不绝口,为之魂牵梦萦,然而如此绝佳的美味菜肴,据传仅仅是齐王府膳房流传出来的些许边角料。
然而这一次,不仅受邀的宾客品尝到了齐王府膳房的天下绝味,就连罗家镇以及附近十里八乡的孩童们,也大饱口福,品尝到王府膳房美味。
舔着嘴唇,腹中馋虫大动的百姓们,又欣慰又羡慕的看着孩子们,满脸幸福满足的细细品尝着齐王府放的美味零嘴。
“齐王仁德无双,爱民如子,俺们能作殿下的子民真是三生有幸,若是能当一回孩童就称心如意了!”
“哈哈,你这是嘴馋了吧?其实俺也馋虫搅肚腹,不过俺家三个皮猴子吃上了,俺也就高兴了。”
“殿下对孩童是真的好,上次的糖醋排骨,这次的蜂蜜糕点,美味零嘴,真是闻着香味就馋的要命,俺家龟儿子这下又要做一个月美梦回味了,天天吧唧嘴,眯着眼睛说好吃。”
其实这个时代也有很多好吃的,就像京城的达官权贵,富贵人家,已经啃咬起了石蜜(甘蔗),品尝起了西瓜,甚至磕起了西瓜子……但是这些好东西跟贫民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贫民百姓连米饭小麦都吃不起,还在吃糠咽野菜,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西北大旱灾区甚至传闻易子相食。
就如比另一片时空,西周时期出现的瓦,战国时期出现的青砖,然而过了几千年,进入2o世纪,贫民百姓住茅草屋的比比皆是,砖瓦房依然是奢想。
众多百姓不愿意离去,眼巴巴的干望之,闻闻浓郁的香气,口舌生津,心里越向往。
“嘿嘿,俺听方长史说太白居酒楼会在俺们罗家镇开分店。”
“殿下还话了,让部分美食菜肴降价限购,让俺们百姓也能买得起,品尝得到这人间美味。如此,贫穷的日子也能甜如蜜,有奔头有干劲。”
众百姓眼神狂热,涌现出无限尊崇,“殿下当真仁德无双,爱民如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