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会出兵扰乱那些地方的。”
“战事,是不可避免的。”
“……”
“战事不可避免,也是一桩好事。”
“以帝国如今之力,接下来攻灭匈奴,除却九原大营之地,还可有别的力量。”
“只要有几场很大的战事,只要将匈奴主力彻底击溃。”
“距离匈奴败亡也就不远了。”
“大人。”
“那个时候,也是大人要归咸阳之日了。”
“……”
“咸阳。”
“不知不觉,离开咸阳已经快六七年了。”
“还真快。”
“虽说前来此间就有所料不会很快回去,还是过的很快。”
“匈奴之事,不可大意。”
“需要谨慎。”
“护国学宫那里送来的一些崭新制式器械,或可为用,或可大用,却需要关键时刻,一击有中。”
“……”
“大人所言甚是。”
“北胡匈奴之中,有诸夏之人不少,听闻他们帮着匈奴堪舆草原之地的矿藏,铸就各式兵刃。”
“还有一些强弓劲弩。”
“那些人还真是该死,还真是该杀!”
“……”
“那样的人,已经算不得诸夏之民了。”
“……”
“曹参,我此行率兵巡视沿边各地,营中没有大事吧?”
“……”
“大人,一应诸事皆有法令秩序,并无大事。”
“……”
“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
昔年。
未有前来北方九原之地之时,因历练多年,因行走诸地,俊逸细腻白皙的容颜已显稍黒。
如今。
待在九原、大河之地六七年,风吹日晒不断,风霜雪雨侵袭,容颜更显黝黑一些。
虽如此。
亦是凸显舒朗、坚毅、沉稳……,动静之间,自有煌煌气韵,将面前一碗茶水一饮而尽,畅快之。
扶苏深深的呼吸一口气,这一次率兵巡视沿边各地,耗费不短时间,足足十日。
不为长。
也不为短。
主要还是为了推进同蒙将军定下的安稳蚕食之法,也是为大河、长城边界长远计谋。
长城边地左右,因匈奴常有掠边,以至于城池不显,民力甚少,长此以往,帝国边陲难以安稳。
如何安稳?
一则,移民戍边。
二则,筑城纳民。
三则,将边地区域继续向北推进。
四则,就地养民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