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三年七月,青州,京东东路安抚使兼知青州黄裳宅邸。
自到任之后便一直多以仙气示人的黄帅守,这几天终于多了几分凡人的脾气,在他平时极尽整洁得几乎空无一物的桌案上,此时也是堆满了全路各州县不断来的急报,以及这几天手下幕僚不断整理出来的文书报告。
而以往“谈笑有鸿儒”的这处厅堂,此时却是不时地进出各种“白丁”化的军卒、衙差、还有这些天一直在与他探讨军情的吏官下属。管他三教九流,但凡此时能帮他出主意缓解情况的,都会得到他的不吝请教。
过去地方遇灾,总有些吃不上饭的刁民等不及官府救济,便铤而走险当个山大王。
一般来说,完全是贫民甚至是地痞聚集的这种民变,黄裳之前的处理也没啥大问题:规模小的任其自生自灭;规模大点的,慢慢派支官兵过去,剿灭这类兵器不全、全无战术的土匪,也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但是今年京东东路的画风不对,先是民变此起彼伏,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拖延对付之策自然无效。而之后派去剿匪的官兵不仅仅屡派屡败,而且还多是“全军覆没”,搞得现在连青州的兵力都吃紧了,更没有一个武将再敢带兵出去了。
最大的挑战还不是这些,这民变之地竟然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叫做“保乡会”的组织,冠冕堂皇地宣称他们不是造反,反而是忠君爱国的好臣民,目的只是想保家护乡而已。
黄裳一下子就慌了,因为如果只是因为地方受灾,多了些民乱,大家都能理解,就算是剿匪不力,这责任还可推到出征的武将头上。但是眼下民乱变成了保乡会,越来越多的地方缙绅加入在里面,只要稍微有点政治智商的,一定会推导出这些人是被地方官府逼反的。这样的罪责便就要问到黄裳的头上了。
好在,还是有人在前些天就提醒过黄帅守:“全路各州县,唯有莱州胶水县令宗汝霖,曾亲率衙役及少量厢军,剿灭县内匪盗百人,乃是治匪罕有胜绩者,可重用此人!”
黄裳大喜,立即着人去请宗泽。
宗泽接文后便知是秦刚的布局起效,不敢耽搁,立即前往青州。
宗泽虽然只是个县令,但也是进士出身,身居高位的黄裳此时又有求于他,自然摆出了十足的诚意,亲自降阶相迎:“今京东东路各地守备糜烂、盗贼四起、百姓或流离失所、逃荒保命,或被贼人挟裹,终为乱民。汝霖你素有地方能吏之名,不知能有何良策教我?”
黄裳如此礼贤下士,令宗泽也是十分动容,赶紧行了下官之礼后说道:“治下生乱,黄帅守虑非是顶上乌纱、却是百姓生计,乃我士人之楷模。宗某不才,仅为胶水一县之吏,所观所感,恐有局限,但深感帅守爱民心切,尝提一议以为参考。”
“宗县令何须妄自菲薄,快快说来。”
“以下官之见,贼匪虽然凶悍,但分散各地,若能下定决心,整肃军纪、偿足欠饷、外加重募新勇,假以时日,再集中优势兵力,对贼众各个击破,宗某愿甘为驱驰!”
黄裳听了后,微微点头,官兵不堪战的原因,他这几天看到不少的战报与说明,也基本明白了。宗泽刚才所提的整纪、偿饷以及重新募训,也有禁军军官提过,宗泽上来就能切中要害,说明是个懂兵法的文官,虽无新意,但也比那些武夫让他放心许多。但是他却关注到了一个关键:“假以时日,汝霖以为,这个时日会有多长?”
“短则半年,长则八个月,下官保证为帅守训练出一支能战之师!”宗泽说的是实话。
“此策不可矣!”黄裳叹了一口气,别说需要半年,就算是让京东东路的各地保乡会再闹上三个月,有可能会有州城不保,那他的这个安抚使的位置也就做到了头,“可有见效更快的计策?”
“有!招安!”宗泽干脆利落地说出答案,并立即补充道,“这次京东东路的民变却与他处明显不同,变民既少有劫掠劣迹,也无改朝换代野心,而且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建了保乡会,会中为者,多为各地原有缙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真的是不想造反,只是农民吃不上饭,乡绅找不到活路。既然他们的保乡兵比官兵强,那就索性把他们招安了,保乡兵改成官兵,保乡会的头头都给些官职安置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招安也不是不可……”黄裳明白,但此时还有点犹豫。
“恕下官斗胆直言。”宗泽见状,便下了决心劝言道,“朝廷近年内修宫室、外推园舍,增官冗员,开支激增,虽然推有茶盐酒引等新政增收,但仍入不敷出。而后之当十钱法,乃是有司明抢天下之财;增价折纳法,便是贪官盘剥万民之利。以至于如今士夫沸腾、黎民骚乱。我等既为大宋之臣,当以解除天下民生困顿为己任,言路顺畅当力谏君主,旁路可通则择机而上。今民乱之地,礼崩乐坏,然而又岂不是否极泰来之际?若能借招安之策,逐恶政、安人心、还民利、施仁策,又有何不可呢?”
宗泽其实来之前就很清楚,黄裳的政治立场偏于保守,之前就曾反对过王安石变法中的诸多激进之举,眼下自然更不认同蔡京的敛财新政,只是其为人谨慎中庸,不太会强行出头表态。但在眼下治乱之关键时期,又是为了自保,便是有机会从这方面说服他。
的确,黄裳内心自然明白地方民生的问题所在,对于乱民的招安以及招安后的变化等等也是考虑过的。眼前有的麻烦便是:他剿匪两次都遭败绩,说明对方势头正盛。他也实在拿出过于放心的招安条件。而且再说了,就算决定后,能派谁去负责招安?
但是眼下宗泽的提议却明显不一样,因为宗泽用了廖廖数语便揭开了保乡会外面的那层薄纱,而且既有了他的建议,那便成为进行招安谈判的最佳人选。
“你的分析确实有理!”黄裳终于下定了决心,“只是眼下官兵将领士气不振,各地官员也都畏贼如虎。本官有意进行招安,却也无奈手中无人可用。今日见到汝霖,一眼看出便是一智勇双全之士,本帅愿将全路按抚之事,悉数委派于你,不知可否能解本官之忧?”
“黄帅守一心为民,又以重任相付,宗泽既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况且招安乱匪一事,利国利民,理当在所不辞!”宗泽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黄裳大喜,询问了宗泽现在的官阶,才因为不久前胶水平匪之功从正九品的承事郎晋升为从八品的文林郎,大为感慨:“汝霖实在是屈才了,本官暂命你兼任安抚使司参议官,若招安功成,愿一力荐你在京东东路里任一州判。”
参议官是安抚使司的内设职位,参与军事谋划,辅助上级官员决策,品级虽然不过为正八品,但一是可由安抚使自行任命,二是比宗泽现在的从八品官身高出一级,算是黄裳眼下可以立即拿得出手的一个诚意。
而至于他所承诺之后推荐为路下某一州的州判的话,那就直奔七品去了。
宗泽听了之后,除了纳头拜谢之后,却是心中惴惴不安,实在是他作为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在看到黄裳毫无悬念地踩入他与秦刚事先布局好的步骤后,内心多少还是有点愧疚。
说句实话,在黄裳现在看来艰难无比的招安之路,对于宗泽而言是手到擒来之功。换句话说,曾一腔热血转历四五个地方的宗县令,却一直无缘于评优升迁。反倒是稍微摆弄一点点的阴谋策划之后,这黄帅守所承诺的升官晋职就几乎成了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