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在都匀火车站货场现了一个漏洞。
货场里货车进出非常繁忙,而装卸工人又比较粗枝大叶,经常会扔下不少破铜烂铁和纸箱杂物。
在别人眼里,这都是些不值钱的垃圾,但郭龙海却看到了商机。
虽说捡垃圾这事有点上不了台面,不过对于坐过牢的人来说,这都不是事。
一个人只要放弃了脸面,他就打开了通往财富之路的大门。
别不信,这句话放在郭龙海那个时代适用,放在现在也一样适用。
要问郭龙海捡破烂最后挣到钱了没?
那真是相当的挣钱啊。
他一天捡的破烂能卖3o多块钱。
要知道,那是199o年,什么概念?
说个数据吧,199o年,北上广人均工资是3oo元左右每个月。
郭龙海捡破烂一个月,等于别人正式工上班三个月。
捡一年就能成万元户了。
这捡的哪是破烂啊,明明就是金子。
这时候谁要是跟他提上班,对不起,上不了一点。
那破班谁爱上谁上,他郭龙海就想安安静静的捡他的破烂。
也就几个月吧,郭龙海就实现了逆袭。
不仅没再花过他老婆一分钱,他还攒下了两三千块私房钱。
两三千啊!放在那时候怎么也能算个中产阶级了吧。
不久前,他还是个被社会抛弃的三无人员呢。
这绝对是妥妥的“摇身一变”啊。
妈呀,好羡慕,好想穿越回9o年代,这破字谁爱码谁码!
我要跟着龙哥混,我要做个安安静静捡垃圾的美篮子。
【请忽略作者的精神状态】
说回龙哥。
既然他手里有钱了,是不是该把报仇的事提上议程了?
不急不急,眼下当然还是搞钱最重要。
那继续捡垃圾?
小瞧龙哥了不是?
人家现在好歹也是个千元户了,就算捡垃圾,也不能他亲自去捡了啊。
其实郭龙海这个人吧,抛开他的秉性不谈,单说脑子,还真不赖。
手里有了本钱,他就有了可运作的空间。
做的还是垃圾生意,但他不用再早出晚归,身体力行。
他用手里的钱开了个收破烂的站点。
用现在的话说叫做“集中作业”。
当然,那时候这也不算新鲜事物,废品收购站也不少。
但大多数都集中在达城市。
像郭龙海那里应该属于偏远地区,这种模式并不多见,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
这么一来,郭龙海不仅人省力了,挣的钱也更多了。
不过,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人挣着钱了,身边就会冒出一堆跟风的。
这收破烂也一样。
反正只要能挣钱,谁还会在乎体面不体面?
有钱才最体面不是?
所以很快,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
两年时间,郭龙海的站点已经挣不到什么钱了。
他知道,该改行了。